【資料圖】
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束維報道:5月14日,2023年“5·18國際博物館日”佛山主會場活動啟動儀式在禪城區梁園舉行,活動以“博物館與新征程美好生活”為切入點,通過名家講座、海絲陶都文物展、“博博會”、博物館繽紛游、博物館之夜等系列活動,讓佛山市民在家門口感受一場文博盛宴。
5月14日,在禪城區博物館佛山古鎮歷史風貌展示館,嘉賓參觀海絲陶都——佛山古代陶瓷窯業文物展。 /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周春攝
當日上午,禪城區博物館佛山古鎮歷史風貌展示館報告廳內,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長李灶新、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肖達順開展專題講座,講述了南越國宮署遺址、南海窯、南海Ⅰ號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,一項項豐富的考古發現將觀眾帶入佛山陶都千年窯火不熄的場景中。
當前,佛山正全力推進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申報。主辦方推出“海絲陶都——佛山古代陶瓷窯業文物展”,以特展形式解讀與海上絲路相關的佛山陶瓷窯業史跡與遺物,包括佛山正式加入海絲申遺城市等情況。展出的102件展品是來自佛山市區8家博物館的重要藏品。特展將展出到7月23日。
主會場文博展示活動同時在佛山梁園東廣場開展,來自佛山市、區博物館,文物保護企業,博物館工程企業共22家單位,通過擺攤方式展示參展博物館的文創產品、博物館工程亮點以及文物保護工程新技術新成果。
借國際博物館日這扇“窗口”,佛山市、區博物館在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月期間,為市民準備了線上線下主題精品展覽及活動近百場次,讓深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“活”起來、火起來,展現佛山建設“博物館之城”的蓬勃力量。
標簽: